为了“把SM属性写脸上”,smer想出了多少狠招?!
作者:蜜汁兔叽
01
兔叽在圈内浸淫了十年,永远分不清新朋友的属性。
自从做公众号之后,去新的城市出差,就会被当地读者朋友们盛情邀请见面。
但邪恶的是,他们邀请我,但从不告诉我他们的属性😈
温文尔雅书卷气十足的男生A,我问人家是男M吗?
男生A:😠我很像男M吗?
另一个肤色黢黑、一身腱子肉的格斗男生B,义正言辞地纠正我的刻板印象,我连连赔罪。
男生:😠做男M是什么很丢脸的事吗?
救命🆘!我知道人不可貌相,但他们也太不像了吧!
如果有一种通用的视觉符号,让玩家在人群中一眼就能锁定自己所寻找的伴侣,那岂不是妙哉,避免像兔这样眼拙的情况!
02
如何从人群中一眼就看出对方的属性呢?
你一定能想到很多耳熟能详的专属道具。比方说,项圈(collar)。
你可能以为项圈就是过去奴隶社会的刑具延续至今的产物,但事实上,项圈在当代BDSM中成为一个符号,得要晚得多。
当代BDSM起步并成为一种兴盛的文化,要追溯到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可惜即便是在维多利亚时代的BDSM文学中,几乎没有项圈的出现(幻想关于性奴隶和服从的情节也就是女性露腿🤷♀️)。
佩戴项圈,倒是16世纪贵族的奢华打扮。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女性有时也会在脖子上系上红色丝带,以示对倒下的革命者的支持。
到了1950年代,美国的青少年女孩开始佩戴狗项圈,以此向男孩表明她们还未订婚。直到1954年的《O的故事》(L'Histoire D'O)一书中。作者祖师奶创作了一座想象中的“地牢城堡”,她最早她创造了皮革项圈作为M服从的象征,这一象征意义随着书的爆火,深入所有玩家的内心。
但脖子上戴项圈实在是太好看了,随着朋克文化的发展,项圈成为了大众化的时尚配饰。项圈再也不是玩家和叛逆青年的专属。
这不是M,这是lo娘
这不是M,这是朋克
这不是M,这是狗子
这不是M,这是正宗欧洲女仆
不光M,世界上所有人都有可能带项圈。如果你看见小姐姐戴项圈就去搭讪,可能收获一个大耳刮子。
玩家们痛失一个专属文化符号后,并不认输。
旧金山的皮革男文化,又是M们风风火火“属性外穿”的创举。
带有铆钉的皮革条子“褴褛”地蹦在发达的胸肌上,是一种专属的玩家文化。
我以为这样穿的是男M没跑了——
但因为这种极具张力的视觉符号太好看,当代时尚界也开始大举采纳——
这不是男M,这是GUCCI秀场。
胶衣同理,我以为穿这样是胶佬没跑了——
但事实上,这是巴黎世家秀场。
好家伙,是不是咱圈子里的文化符号太火了,谁都爱用,分不清,根本分不清!
原本专属于字母圈的服饰视觉符号被“发扬光大”,其实是一件让人喜忧参半的事情。一方面,亚文化被主流文化所承认,有一种“终于见得阳光”的体面和自豪;但另一方面,强势主流文化在借用了亚文化符号获得了“叛逆、包容、创意”的满堂彩,但亚文化自身的独特性被大大稀释,文化自留地失守。比方说皮革绑带、项圈和胶衣成为赶时髦人士的“时尚单品”,而不再是专属的身份认证。
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可以理解为“小众文化的符号和内容被主流文化使用,但没有理解或尊重原文化和背景”。迪奥出品“马面裙”,白人编黑人脏辫会引起争议,就是因为主流文化为挤占了其他文化群体的空间。
这么说来,字母圈专属服饰变得不再“专属”,也是一件忧伤的事情。
03
既然标志性服饰不再是专属,优雅又低调地在人群中认出彼此是圈内人,称为困扰所有字母人终身的命题。
1994年,就有美国佬冥思苦想了:
在广大人群中,我们这些BDSM爱好者究竟有多少?
有多少人因为害怕歧视而无法公开表达他们的兴趣?
同好有没有可能通过一种友善且不引反感的方式相互识别?
要低调,又要懂得都懂,对“圈内人”来说有足够的辨识度——玩家们自然而然想到了 《O的故事》中戒指的描述(小说中M日常生活时佩戴神秘地下组织的戒指,被认出后就要无条件服从组织里的S)。
logo的创始人用CorelDraw绘制了初稿:每根线条的末端不止于圆环,而是继续弯曲形成类似“P”的形状,和凯尔特传统艺术中的“三螺旋/三曲腿”(Triskele)相似,并且用洞眼代替点。
1995年,这个小徽章被发售之后,大买特买,这个logo学名“BDSMblem”。
设计者解释这个符号的象征:类似阴阳,曲线也朦胧地划分了B&D(束缚与TJ)、D&S(支配与臣服)以及S&M之间的界限。
冷冽的金属色调,象征着奴役与占有关系的锁链或镣铐,曲线是鞭影划过的动态。圆整体的圆满统一,和这个社区守护彼此、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
这个logo标志相信大家都见过,但说真的不是很流行,大家也不怎么佩戴。
为什么呢?从我的视角来看,原因是logo有点不好看😂(起码没有彩虹旗那么好看)
04
比认出圈内人更难的,是认出圈内人的属性!
这个问题,玩得比我们还花的前辈们也遇到过。
属性这种情感秘方是很难说出口的。在热闹的酒吧和音乐节,凭什么寻找一个共度良宵的多巴胺载体很容易,但寻找一个喜欢遛狗🐶的女孩就那么难?!!!
从19世纪旧金山淘金潮那会儿开始,这个问题就萦绕饥饿的老哥们。
旧金山作为北美“钙都”是有历史渊源的。大家从茫茫美洲大地,汇集到旧金山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群大老粗爷们儿撅着腚淘金,比金子还稀缺的,是女人。
夜晚充斥着劳动者粗重荷尔蒙的廉价酒馆,没有女性舞伴,就男男组合跳舞。但是老爷们儿往往更不擅长表达情感,就用手帕绑在胳膊上,或者揣在牛仔裤的屁兜里,红色“攻”,蓝色“受”。
后来,皮革男文化继续盛行,手帕被发扬出更多颜色和玩法。
不同颜色、图案的手帕,可以代表不同的偏好。
在现在聚会的时候(钙吧),就可以轻松通过对方的打扮辨认对方的属性和喜欢的项目,免除了开口寒暄的尴尬,简直是I人福音,配对妙方!
跟大家浅浅分享一些比较常见的颜色:
黑色: 艾斯爱慕
灰色: 🪢
深蓝: 🌻
浅蓝: 👄
棕色: 💩
黄色: 💦(黄色的那种)
橙色: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但不能是任何人)
红色: 👊
粉色: 🍌
这些颜色只是冰山一角,更详细的颜色玩法,大家英语好的直接参见以下这些表格:
我快色盲了!
按照诸位的XP,口袋里插多少颜色的手绢都不够用的,恨不得插一个🌈彩虹色!
这套视觉体系其实挺科学的,缺点就是太小众了,穿者有意,看者无心,容易绕晕。
05
亚文化全里太复杂的视觉体系,有时候和本土文化水土不服。
我想出一招妙计:
圈内聚会的时候,门口放小食外卖,找到自己相应的食物,捧在手里社交,干饭和属性表达互不耽误!
BDSM的代号在吃货这里得到了升华
如果你是一个羞于见人的M,你就戴这种极品头套——
好处是保护隐私,不会被识破真身;
坏处是隐私保护得太好了,整场social后完全没人记住。
你有什么识别陌生人属性的妙招吗?评论区见!
•完•
参考文章:主人:“我命令你虐我,现在立刻马上!”
求求看看这里
最近公众号推送机制改版,很多读者反馈好久没收到我们的“推送通知”了。
我们测试也发现,很多次推送会被直接收在“更多消息”中,无法得到展现,如下:
反而是那些AI批量生产的空洞文章被推荐的越来越多,这是我们觉得很诧异的事。
如果大家觉得我们辛苦撰写的内容还不错,想第一时间看到,恳请大家动动小手指,点开我们的公众号主页,在右上角“……”选项中点击设为星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这样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消息啦,让我们抱团取暖,不要迷失在那些通顺却空洞的AI大模型里,您的支持对我们非常重要,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