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短篇:乡村大道上的孩子们

馆长2年前经典小说89133

  我听见马车从花园篱笆旁驶过,有时还看见它们出现在树叶轻微摆动的空隙里。在这盛夏,木制轮辐和车辕吱吱嘎嘎地响个不停!从田里干活归来的人们扬起阵阵笑声,这是件丑事。

  我坐在我们的小秋千上,正在父母花园的大树之间休憩。

  篱笆前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孩子们飞快地跑过;运粮的马车满载着麦捆,麦捆上以及麦捆周围坐着男男女女,马车经过的阴影扫过花坛;黄昏时分,我看见一位先生拿着手杖慢悠悠地散步,几个女孩手挽手朝他走来,跟他打招呼时脚踏进了路旁的草地。

  继而,鸟儿直蹿向空中,我不眨眼地看着它们,看它们一个劲儿地往上飞,简直觉得不是它们在上升,而是我在坠落,我感到一阵虚弱,抓牢秋千绳子,开始轻轻荡悠。没多久,风已吹得凉爽些了,眼前不再是飞翔的鸟儿,而是颤动的星星,我晃得猛烈了。

  我在烛光下吃晚饭。我常把双臂放在木板上,已经很累了,嚼着我的黄油面包。暖风把网眼密布的窗帘吹得鼓起,有时,过路人如果想看清楚我,跟我说话,就用手抓紧窗帘。蜡烛多半一会儿就灭了,在昏暗的烛烟中,聚在一起的蚊子还要转着圈飞一阵。假若有人从窗外问我话,我就盯着他看,仿佛凝视一座山或往空气里瞧,而他也不大在乎我的回答。

  如果有人跳过窗户栏杆,告诉我,大伙已经在门口了,我当然就会叹着气站起身来。

  “不,你干吗这样叹气?究竟怎么了?发生了一场无法补救的大不幸吗?我们永远也缓不过来吗?真的全完了?”

  什么也没有完。我们跑到房门前。“谢天谢地,你们终于来了!”——“你总是迟到!”——“怎么是我?”——“就是你。如果你不想来,就呆在家里吧。”——“绝不原谅!”——“什么?绝不原谅?你怎么这样说?”

  我们一头扎进暮色里。哪管白天与黑夜。不一会儿,我们的背心纽扣就像牙齿一样互相磕碰;不一会儿,我们保持着相同的距离跑着,像热带动物一样吐着热气。我们仿佛古战场上身穿甲胄的骑兵,高高地坐在马上,蹄声嘚嘚,你追我赶,冲下短短的巷子,就这样跑着冲上了乡村大道。个别人踩进街沟里了,别的人刚一消失在黑暗的斜坡前,就已像陌生人一样,站在田间小路上俯视着。

  “你们下来!”——“你们先上来!”——“这样你们就好把我们扔下来了,我们才不呢,这点聪明我们还有。”——“这就是说,你们是胆小鬼。来吧,来!”——“什么?怕你们?不就是你们要把我们往下扔吗?你们能有多了不起?”

  我们进攻了,胸口被推了一把,我们躺倒在街沟的草丛里,心甘情愿地倒下了。一切都均匀地变暖了,我们感觉不到草里的温暖和凉意,只是有些困了。

  如果向右转过身,把手枕到耳朵下面,就昏昏欲睡了。虽然很想抬起下巴重新站起来,却反而掉进一个更深的沟里。接着,横伸出胳膊,斜叉着腿,想顶着风一跃而起,肯定又会掉进一个更深的沟里。如此继续,根本不愿罢休。

  在最后一个沟里,就会好好睡一觉,完全舒展四肢,特别是把膝盖伸直,——还没想到这一点,就仰面躺着哭起来了,像生了病似的。如果有男孩肘抵着腰,脚板脏兮兮的,在我们上面从斜坡往大道上跳,我们就眨眼示意。

  月亮已经升起老高,一辆邮车在融融月光下驶过。一股微风缓缓吹起,呆在沟里也感觉得到。近处的树林开始沙沙作响。这时,就不再那么想独自呆着了。

  “你们在哪儿?”——“过来!”——“一起过来!”——“你干吗藏起来?别胡闹了!”——“你们不知道邮车已经过去了吗?”——“哦,知道!已经过去了吗?”——“当然,你睡觉的时候,它就过去了。”——“我睡觉了?不可能!”——“闭嘴吧,一眼就能看出你睡觉了。”——“可别这样说。”——“过来!”

  我们一块儿跑着,挨得更近了,有些人还手拉手,头不能抬得很高,因为是下坡路。有人喊出一声印第安人打仗时的号令,我们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奔起来,跳跃时,风托起我们的胯。什么也不能阻挡我们;我们跑得如此投入,以至互相追赶时还能抱臂环顾四周。

  在山涧小桥上,我们站住了;跑在前面的人转身回来。桥下的水拍击着石头和树根,似乎还没到深夜。干吗不跳到桥栏杆上呢?

  从远处的灌木丛后面,驶出了一列火车。所有的车厢都亮着灯,玻璃窗肯定都放下来了。我们中有人唱起了一曲流行小调,其实我们都想唱。我们唱得比火车跑得还要快,我们晃着胳膊,因为光是声音还不够,我们的声音汇成洪流,这使我们感到很惬意。将自己的声音融入其他人的声音时,就像鱼儿被鱼钩勾住了。

  我们就这样唱着歌,身后是树林,歌声一直传到远方旅行者的耳中。村子里的大人们还没有睡,母亲们在铺床。

  是时候了。我吻了吻身旁的那位,对另外三个站得最近的只握手告别,我开始往回跑,他们谁也没喊我。在第一个十字路口——从这儿起他们就再也看不见我了——我转弯跑向田间小路,重又跑进了树林。我奔向南方的那个城市,我们村子里这样说:

  “那个城市的人们!你们想想,他们不睡觉!”

  “到底为什么不呢?”

  “因为他们不会困。”

  “到底为什么不呢?”

  “因为他们是傻子。”

  “傻子就不会困吗?”

  “傻子怎么会困呢!”

  杨劲 译

内容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相关文章

经典短篇:军人之家

经典短篇:军人之家

  克莱勃斯在堪萨斯州一所循道公会学院读书时上了前线。有一张照片照的就是他和团契的弟兄们,大家都戴着一模一样的高领。他在1917年入伍参加了海军陆战队,直到1919年夏天第二师从莱茵河撤回时才...

经典短篇:双重家庭

经典短篇:双重家庭

  第一部分  前不久,杜尼盖—圣约翰街还是市政府周围那个古老地区中最曲折、最阴暗的街道之一。这条街顺着巴黎警察局的几个小花园蜿蜒而去,巷尾与马多瓦街相接,那地方正好在一堵如今已被推倒的老墙的...

精美散文大全

精美散文大全

精美散文大全 散文是语言很优美的文章,精美散文有哪些,以下的精美散文相关文章,请继续往下阅读: 精美散文【1】 梁实秋《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

经典短篇:循环

经典短篇:循环

  其次,他突然疯狂地迷恋上了俄国。第三,也是最后一点,他痛惜逝去的青春年华,痛惜随着青春年华逝去的一切——那时的义愤填膺,那时鲁莽冲动,那时的万丈豪情。还有那绿色明媚的清晨,矮树林里黄鹂啁啾...

经典短篇:高布赛克

经典短篇:高布赛克

  一八二九年到一八三零年间冬天的一个晚上,深夜一点钟,在葛朗利厄子爵夫人的客厅里,还有两个客人没有走。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听到时钟敲响就告辞了。当他的车马声从院子里传来的时候,子爵夫人看见客厅...

经典短篇:三次警告

经典短篇:三次警告

  “如果悌也尔〔1〕老爹认为他刚刚给予我们的教训能起什么作用的话,那他就太不了解巴黎人民了,这一点就跟我的名字叫贝利塞尔、现在手里拿着一把刨子一样千真万确。您瞧,先生,他们成批地枪杀我们、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