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短篇:怀念兵营

馆长2年前经典小说11968

  这天清晨,天刚拂晓,一阵巨大的鼓声将我惊醒……咚咚咚!咚咚咚!……

  在这个时候,我的松林里竟会响起鼓声!……真是件咄咄怪事。

  赶快,赶快,我连忙纵身下床,跑去开门。

  门外没有一个人!鼓声也停了……只有两三只杓鹬拍着翅膀,从湿漉漉的野葡萄丛中飞出来……微风在树丛中轻轻地歌唱……朝东望去,阿尔卑斯山的山脊上,笼罩着一团金色的云彩,太阳正从那儿慢慢升起……第一缕阳光已经掠上了磨坊的屋顶。这时候,那面看不见的鼓,又开始在田野间的树荫下敲了起来……咚……咚……咚!咚!咚!

  这该死的驴皮鼓!我都已经不记得了。可是,究竟是哪个野蛮人,一大早就到树林深处打鼓,迎接晨曦呢?我徒劳地四处张望,却什么也没看见……到处是一簇一簇的薰衣草,还有顺着山坡往下一直延伸到大路的松林也许在那边的矮树丛中,藏着某个调皮鬼,正在嘲笑我呢……可能是阿里埃尔,也可能是皮克师傅。也许这个调皮鬼从我磨坊前经过的时候,在心中嘀咕:

  “这个巴黎人待在他的磨坊里太清静了,得给他奏一段晨曲听听。”

  就这样,他带来了他的大鼓,于是……咚咚咚!……咚咚咚!别敲了,皮克,你这个坏蛋!你会把我的知了都吵醒的。

  那不是皮克。

  那是古盖·弗朗索瓦,绰号叫“手枪”,是第三十一步兵团的鼓手,目前正在休半年一次的假期。“手枪”在这里感到无聊,不由思念起兵营来;人们将镇上的鼓借给了他,于是这位鼓手就跑到树林里,一边悲伤地打鼓,一边梦想着欧仁亲王〔1〕的兵营。

  今天,他来到我这个绿色的小山丘,抒发他的思念之情……只见他站在那儿,背靠松树,将鼓夹在两腿之间,尽情地敲打着……几只受惊的小山鹑从他脚下飞过,他竟丝毫没有察觉。百里香在他身边吐露着芬芳,他也一点都没有闻到。

  他更没有留意,阳光下,一张张细密的蜘蛛网在松枝间微微颤动,松树的针叶在他的鼓面上欢腾跳跃。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念与音乐中,满怀柔情地望着鼓槌上下飞舞,每一次敲打,都让他憨厚的胖脸笑开了花。

  咚咚咚!咚咚咚!……

  “那巨大的兵营,是多么美丽壮观啊,院子里铺着大块的石板,一排排窗户整齐划一,士兵们都戴着橄榄帽,低矮的拱廊下,到处都是军用饭盒的叮当声!……”

  咚咚咚!咚咚咚!……

  “哦!那吱吱作响的楼梯,刷过石灰的走廊,芳香四溢的寝室,擦得锃亮的皮带,还有那切面包板,鞋油罐,铺着灰色被单的小铁床,在枪架上闪闪发亮的步枪!”

  咚咚咚!咚咚咚!……

  “哦!在警卫队的日子是多么美好!纸牌旧得黏手,饰着羽毛的黑桃皇后面目可憎,比高·勒勃朗〔2〕的作品集破旧不全,被胡乱地扔在行军床上!……”

  咚咚咚!咚咚咚!……

  “哦!那些在部长门前站岗的漫漫长夜啊!破旧的岗亭挡不住风雨,哨兵的双脚冻得发麻!……赴宴的马车经过时,溅得你一身泥污!……哦!还有那些额外的劳役,关禁闭的日子,发臭的便桶,木板做的枕头,多雨的清晨冷冰冰的起床号,掌灯时分浓雾中的归营号,大家气喘吁吁赶到的晚间集合!”

  咚咚咚!咚咚咚!……

  “哦!万森讷树林〔3〕,白色的棉布大手套,在巴黎城墙上的漫步……哦!训练场的栅栏,士兵们的姑娘,战神大厅〔4〕里的短号,下流酒馆里的苦艾酒,两个酒嗝之间吐露出的心里话,拔出剑鞘的短军刀,抚着心口唱出的伤感浪漫曲!……”

  梦想吧,梦想吧,可怜的人!我不会妨碍你……大胆地敲你的鼓吧,用力地敲吧。我没有权利觉得你可笑。

  如果你思念你的军营,那么,难道我就没有什么值得思念的吗?

  我的巴黎如影随形,一直跟我来到这里,就像你的军营一般。你在松树下击鼓!我则在这里写作……啊!我们让自己变成了两个善良的普罗旺斯人!在那边,在巴黎的兵营里,我们怀念蓝色的阿尔卑斯山和薰衣草野性的香芬;如今,在这儿,在普罗旺斯,我们却又思念起巴黎的兵营,所有让我们回忆起它的东西都变得那么珍贵!……

  村子里,八点的钟声敲响了。“手枪”踏上了归途,手里的鼓槌却丝毫没有怠慢……只听他穿过树林,走下山去,鼓声仍然响个不停……而我,则平躺在草地上,也染上了相思病;伴随着渐渐远去的鼓声,我的整个巴黎仿佛在松树之间一幕幕展现……啊!巴黎……巴黎!……永远的巴黎!

  注 释

  〔1〕 欧仁亲王(1663—1736),法国贵族,后投奔奥地利,并指挥奥地利军队与法国军队作战,战功卓著。

  〔2〕 比高·勒勃朗(1753—1835),法国戏曲家、小说家。

  〔3〕 巴黎东南近郊的一大片树林。

  〔4〕 巴黎凡尔赛宫的一个大厅,内有路易十六王后及其子嗣的画像。

内容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相关文章

经典短篇:磨坊外

经典短篇:磨坊外

  磨坊主人阿列克谢·比留科夫是个矮壮而结实的中年男人,论身材和相貌,颇像孩子们读过儒勒·凡尔纳[1]的作品以后常梦见的那些举止粗野、动作笨拙、脚步沉重的水手。他坐在他那小屋的门槛上,懒洋洋地...

经典短篇:偶识此道

经典短篇:偶识此道

  一九三一年四月里,在那个不可思议的早晨,那潮湿而又阳光映照的空气便已令人心旷神怡了。它像丝光糖那样香甜、清凉,滋润而鲜亮,这是过滤后的春天气息,未搀假的臭氧,而且就在斯特拉斯堡大街,人们也...

经典短篇:大统领夫人

经典短篇:大统领夫人

  三军统帅阿玛尼亚克贪图财富,娶了博讷伯爵夫人为妻,殊不知伯爵夫人已经迷上查理六世国王陛下的侍从长的儿子小萨瓦齐,爱得死去活来。  这位大统领作战勇猛无比,可惜其貌不扬,全身的粗皮糙肉长满浓...

经典短篇:一家人

经典短篇:一家人

  开往纳伊[2]的小火车刚驶过玛约门,正沿着通往塞纳河岸的林荫大道奔驰。小车头拖着它那节车厢,鸣着汽笛赶开路上碍事的行人车辆,像一个气喘吁吁的长跑者,喷吐着蒸气;活塞就像两条运动中的铁腿,嗑...

经典短篇:威尼斯女郎

经典短篇:威尼斯女郎

  一  红色的城堡前,繁茂的榆树林中,有一处绿草茵茵的球场。清晨时分,花匠就已经用石磙将草坪修整过,清理掉了一些雏菊,用水粉将草坪上原有的场地线重划一遍,在网柱之间紧紧地绷上弹力十足的新球网...

经典短篇:卢塞恩

经典短篇:卢塞恩

  ——德·涅赫柳多夫公爵日记摘录  7月8日  昨天晚上我到了卢塞恩,下榻在此地最好的旅馆瑞士旅馆。  “卢塞恩,这座瑞士州的古城,在四州湖畔,”默里说,“是瑞士的一个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地...